导师风采
王建华
浏览量:1577   转发量:16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电气工程  、 能源动力
  • 邮箱 : wangjianhua@seu.edu.cn
  • 工作电话 : 180-13885067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建华博士分别于2004、2010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10年12月加入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目前任副研究员(教学科研岗),博士生导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hilean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江苏省工信厅评审专家, IEEE 会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部门、电网公司、科研机构、企业等企事业单位资助课题数十余项;获省部级奖励7次;发表论文100余篇,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Top 1%),6篇论文入选表现不俗论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件;是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等顶尖汇刊及相关会议审稿人;参与编制《虚拟同步机第1部分:总则》(GB/T38983.1-2020)、《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集成与示范应用》(T/JSEE 001-2021)及能源互联网等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柔性交直流输配电,氢能、分布式发电与主动配电网,交通-能源融合
团队展示

        东南大学分布式发电与主动配电网研究所长期从事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综合能源、电力大数据和计算智能、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有教授3名、副教授7名、讲师3名。

        近5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青年项目15项,国家863/科技支撑项目4项,江苏省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产学研前瞻性项目等10项,其他省部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科研项目6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0项。IEEE Transactions等顶级刊物上发表SCI论文90余篇,EI收录论文1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项,参与制定分布式电源/微电网、能量路由器等标准6项。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在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智能供电系统、苏州能源变革城市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浙江南麂离网型微网和鹿西并网型微网示范工程、银川太阳能试验电站、浙江嘉兴区域分布式电源调控平台、连云港连岛和开山岛、苏州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等多个工程中开展应用(据不完全统计)。


项目情况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 2023YFB2407400,配电网高功率密度柔性互联技术和装备,2023/12-2026/11,在研,子课题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 2021YFB2400500,光伏/风电场站暂态频率电压主动快速支撑技术,2021/12-2025/11,在研,子课题负责人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2018YFB0904700,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2018/07-2021/06,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7YFB0902800,基于微型同步相量测量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2017/07-2020/12,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181283,光伏并网系统拓扑统一形成规律及其统一模型研究,2018/07-2021/06,结题,主持

[6]    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项目,MC-201714-P02,舱室辅机智能管控系统研制,2018/01-2020/12,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7042,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柔性直流并网系统及其稳定控制研究,2019/01-2022/12,结题,参加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207023,基于两端口网络模型的交直流混合子系统相互作用问题研究,2013/01- 2015/12,结题,主持

[9]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5070-18,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多功能储能变流器研究,2015/07-2017/06,结题,主持

[10]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0120092120051,两级式单相光伏逆变器拓扑标准化及其输入电流低频纹波抑制方法研究,2013/01-2014/12,结题,主持

[11]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BA2012134,可调度式智能兆瓦级光伏发电装置研发与产业化,2012/09-2015/08,结题,参加



科研项目

其他企业委托项目若干。


研究成果

[1]    王建华(3/7),电网友好型虚拟同步充电站关键技术与应用,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3

[2]    王建华(5/10),面向源网荷协调运行的交直流配电系统规划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2

[3]    王建华(7/10),基于直流配电中心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1

[4]    王建华(8/15),虚拟同步机与配电网交互技术及应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

[5]    王建华(2/7),海工船舶/车辆再电气化高效能量转换、功率管理及其工业互联,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0

[6]    王建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年度优秀审稿专家,2020

[7]    王建华,《电网技术》年度优秀审稿专家,2020、2021、2022

[8]    王建华,《高电压技术》年度优秀审稿人奖,2020、2021、2022、2023

[9]    王建华(7/15),高密度分布式电源建模仿真及运行控制技术,中国仿真学会,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

[10]  王建华(2/5),光伏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系列化装备及其应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

[11]   王建华(1/9),智慧能源智能终端电能装置研发及产业化,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一等奖,2016

[12]  王建华(4/5),全系列模块化高效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及应用,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5

[13]  王建华,Control Strategy of Solid State 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under Voltage Disturbance Conditions,IECON 2015,Best Presentation Recognition,2015

[14]  王建华,光一科技奖教金,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2013


招生与培养

        欢迎自律、自我驱动的同学加入由专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合作单位骨干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包括但不局限于本科生导师\SRTP\毕业设计\前瞻技术预研\重大项目攻关等!

        提供自由、开放的氛围,充足的经费支持,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出国、就业、读博均可,入学前达成共识)和体系化指导。

        要求并资助硕\博士研究生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交流。

         近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

        2021年: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

        2022年:国网江苏常州供电公司、国网江苏扬州供电公司

        2023年:美国田纳西大学读博、英飞源、华为数字能源(苏州)、潍柴动力(苏州)

        2024年:国网山西太原供电公司、徐工研究总院、小红书(苏州)

        2025年:东南大学读博、南网贵州贵阳供电局(苏州)

       研究生年均招生指标:南京(硕士生2名,博士生0-1名),苏州(硕士生1-2名),目前拟在3个方向招生,:

       1、柔性交直流输配电:近年来研发完成国网10kVac/16kVdc/750Vdc/380Vac200kVA MMC型全功率中压电力电子变压器以及南网、国网10kVac/380Vac/800Vdc 200kVA首台套智能型混合变压器。目前正在开展配网柔性互联装备仿真、开发、测试、示范、标准化相关研究工作。

       2、氢能、分布式发电与主动配电网:已完成全系列光伏、电池储能变流器研发及产业化,目前正在开展氢能、全电磁暂态仿真技术及光伏微型逆变器研究。

       3、交通-能源融合:目前已完成海工智能船舶、车辆再电气化高效能量转换、功率管理及其工业互联研发。目前牵头与合作公司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第II期),开展交通-能源融合研究。

       近年部分论文成果(学生一作):

[1]   Xiaokuan Jin, Jianhua Wang, HanYan, Xijun Ni, Zhendong Ji, Baojian Ji, Ding Wan. Series-ParallelSequence Impedance Models of Multi-Loop Grid-Forming Converters[J]. Journal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2025,13(1):29-41.  

[2]   GuiyuLi, Jianhua Wang, Xiaokuan Jin, Xiong Xiong. State Observation Control Strategyof Bidirectional Resonant DC/DC Converter in Building DC System[J].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2024, early view

[3] 刘威,季振东,孙毅超,李东野,王建华,赵剑锋.基于双频功率回路的星形级联H桥STATCOM不平衡补偿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3,43(9):3527-3537(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4年度高影响力论文(二) :电力电子以及发电方向)

[4] 李硕,王建华,李旭枫,肖小龙.输入串联输出并联中压直流变压器阻抗特性及稳定性分析[J].高电压技术,2022,48(1):210-219

[5] 闫涵,王建华,范须露,王楠. 基于用户停电损失评估的有源配电网灾后供电恢复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2,46(05):31-39

[6] 李旭枫,陆立民,成乐祥,王建华,吕志鹏,李文兵,顾伟.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改进无功环路的虚拟同步功率解耦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9,43(10):3752-3760 (暨第13届全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授权专利及技术转移

[1]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网逆变器多环路控制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2019.02.05授权,ZL 201610244425.6(独占授权许可)

[2]     基于平均模型的MMC电路结构及设计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19.03.12授权,ZL 201610387124.9

[3]     用于虚拟同步机的故障保护和穿越控制系统及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2019.03.29授权,ZL 201610422850.X(授权许可)

[4]     基于虚拟同步电动机的三相PWM整流器多环路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0.05.05授权,ZL 201710201477.X(授权许可)

[5]     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环流模型的干扰补偿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0.09.11授权,ZL 201811440070.3

[6]     基于MMC矩阵变换器的多功能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及控制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1.02.26授权,ZL 201710761418.8

[7]    一种用于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直流偏磁抑制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1.05.04授权,ZL 201811650899.6

[8]     基于二阶响应电压补偿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P]. 中国发明专利,2021.11.26授权,ZL 202010666030.1

[9]     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及其直流电压稳定控制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2.06.03授权,ZL 201910705474.9

[10]   具有故障穿越能力的高降压比多端直流变压器[P]. 中国发明专利,2022.08.19授权,ZL 201910145341.0

[11]  一种基于变流器极限传输功率的并网静态稳定性评估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2.10.28授权,ZL  202111021287.2

[12]  一种直流变压器的平均电路建模方法及系统[P]. 中国发明专利,2023.03.14授权,ZL  201911018703.6

[13]  一种考虑用户停电损失的多目标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3.04.07授权,ZL 202110414033.0

[14]  一种短期负荷预测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3.09.05授权,ZL 201911299248.1

[15]  一种分段化的光伏阵列等效聚合模型建模方法和系统[P]. 中国发明专利,2023.09.12授权,ZL 202011477605.1

[16]  光伏中压直流汇集系统及中压侧双极短路故障穿越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3.11.03授权,ZL 201811446911.1

[17]  一种整流逆变模式下的变流器序阻抗建模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3.12.01授权,ZL 202111223050.2

[18]   一种结构简单的磁集成混合配电变压器[P] .中国发明专利,2023.12.01授权,ZL 202211004362.9

[19]   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功率解耦改进控制方法[P] .中国发明专利,2024.01.26授权,ZL 202111223051.7

[20]   一种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及应用[P].中国发明专利,2024.03.08授权,ZL 202010975468.8


考生信息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