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必成导师】招生“医学院”研究生介绍

更新于 2025-02-10 导师主页
刘必成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医学院
肾脏纤维化进展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新方法研究,血液净化新技术应用及其并发症发生机制
liubc64@163.com

       现任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副主任、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肾脏病创新中心主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曾任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 (2019.11-2024.1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2001-2019)、院长助理(1998-2001)。198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先后在原上海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7 年在英国Sheffield 大学肾脏研究所任国际肾病学会研究员(ISN fellow),国际Vebleo 会士。

学术兼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肾脏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院协会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地区肾病协会主任委员,曾任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担任《FrontierPhysiology》副主编,《Kidney Disease》、《中华肾脏病杂志》、《肾脏病透析移植杂志》等杂志编委,《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Kidney International》、《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Science》、《J Am Soc Nephrol》、《Molecular Therapy》、《Cell Death &Differ》等多种SCI 收录期刊审稿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及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等。

主要学术成就:

       从事肾脏病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40年,对慢性肾脏病进展机制及诊治、糖尿病肾病及透析心血管并发症等有较深入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肾脏纤维化系统研究体系,是国内外著名的肾脏纤维化研究专家,其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肾小管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形成机制、早期诊断标志物、及精准分子靶向治疗,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肾小管损伤是肾脏病进展核心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肾小管保护和阻断疾病进展的靶向策略,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临床擅长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IgA 肾病、狼疮性肾炎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治,对肾科疑难复杂病例诊治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3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及面上项目(6项)等国家级课题,多项省部级重点、重大专项等课题,参与"973"、科技部支撑项目课题多项,发表论文680多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280多篇,总被引超过15000次,H指数55,主编《RenalFibrosis -Mechanisms and Therapies》(Springer)、《ComprehensiveFrontier of Kidney Diseases》(VolumeI, II, World Scientific)、《Treatmentof Refractory Renal Anemia》(Springer)、《肾脏病进展2020》、《肾性贫血疑难病例治疗集萃》、《肾脏纤维化-基础与临床》、《慢性肾脏病新理论与实践》、《实用全科医师指南》、《慢性肾脏病自我保健上上策》等著作,共同主译国际权威专著《TheKidney》一部(上中下三册),副主编、参编《内科学》等著作48部。任教育部统编教材《内科学》副主编和人卫版教材《内科学》编委。先后带教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150余名,多人次入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工程,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和医学科技一等奖7项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授权8项,荣获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民日报《国之名医-卓越建树》、江苏省突出医学成就奖、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次入选Elsevier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全球TOP2%科学家。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为肾脏纤维化及其诊断生物标志物、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脏病心血管并发症,特别对肾脏纤维化有深入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其中重点3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面上6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973”骨干1项(已结题,优),参与科技部支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重点和重大项目10余项:

 

近五年主持重要课题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23002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胞外囊泡重塑肾小管间质炎症微环境的机制研究,金额:261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23.01-2027.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030024)小管上皮细胞外泌体载AKI向CKD转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金额:297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21.01-2025.12

3)     东南大学-科兴制药细胞外囊泡递药技术产业化联合创新实验室(横向), 金额:1000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21年10月-2024年9月

4)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314000)糖尿病肾病早期监测与适宜替代治疗新技术研究与推广;金额:1222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18.08-2020.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81720108007)Exosomal miRNA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对话的新机制研究;金额248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18.01--2022.12

6)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省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BL2014080);金额:2600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14.01-2017.11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Angll介导的管球反馈环路在蛋白尿致肾小管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研究(81130010);金额:240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11.01-2016.11

8)     973骨干课题---预警/干预慢性肾脏病进展和肾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2012CB517700);金额:110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12.01-2016.11

9)     江苏省科技强卫工程---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金额:250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16.01-2020.11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尿液肾脏固有细胞mRNAs分析的肾脏纤维化生物标志物发现与鉴定(81670696);金额:58万元;负责人:刘必成;起止年月:2017.01-2020.11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其中在本领域顶级期刊 Science Advances、Cell Death & Differ、J Am Soc Nephrol、Kidney Int、Theranostics、Lancet、N Engl J Med、Diabetes等SCI收录论文230多篇,主编《RenalFibrosis:Mechanisms and Therapies》、《肾脏纤维化-基础与临床》、《肾脏病学进展(2020)》、《慢性肾脏病新理论与实践》等8部,共同主译Brenner &Rector《肾脏病学》一部,副主编、参编专著48部(英文3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排名3)、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104,排名1),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5,排名3)、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排2)、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排名1)、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9,排名第一)、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排名1,2015,排名2)等18项政府奖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授权6项。

近年来主要获奖情况:

1. 获奖级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奖励项目: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及临床防治;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16年 ;证书编号:2016-J-233-2-04-R03

2. 获奖级别: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奖励项目:慢性肾脏病进展关键机制及其诊断标志物研究;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13年;证书编号:2013-019

3. 获奖级别: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奖励项目: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及临床防治;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15年;证书编号:201501230P1503

4.获奖级别: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医学创新一等奖;奖励项目:基于细胞外囊泡的肾小管间质炎症精准诊疗创新体系建立

;获奖人姓名:刘必成;证书编号:2023-C-1-2-01-R01

5.获奖级别: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奖励项目:肾小管间质炎症纤维化新机制发现及其转化研究;获奖人姓名:刘必成

6. 获奖级别:江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奖励项目: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病变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14年;证书编号:2014-2-58-R2

7. 获奖级别: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奖励项目:尿液exosome基因检测在肾脏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15年;证书编号:2015-12-1

8. 获奖级别: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项目:肾小球疾病治疗关键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  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17年;证书编号:2017-J-1-005-R02

9. 获奖级别: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奖励项目: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09年;证书编号:2008-02-041-R01

10. 获奖级别: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奖励项目:肾脏纤维化诊治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10年;证书编号:2009-232(排名1)

11. 获奖级别: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励项目:肾脏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07年;证书编号:2007-03-109-01

12. 获奖级别: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奖励项目: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肥大机制, 获奖人姓名:刘必成;年份:2008年;证书编号:200803152P0801

近5年主编著作情况:

1. 《肾脏病学进展2020》,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20

2. 《Renal Fibrosis: Mechanisms and Therapies》, Springer, 2019

3. 《肾脏纤维化基础与临床》,科学出版社,2016

4. 《慢性肾脏病-新理论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5. 《慢性肾脏病防治自我保健上上策》,江苏科技出版社,2012

6.  《肾脏病学》共同主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7.  《实用全科医师指南》,共同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

累计主编、副主编、参编中英文著作超过45部

获得发明专利:

1.      刘必成,吕林莉,陆祖宏. 基于双抗体夹心免疫分析的抗体微阵列构建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161667.5授权日期:2012.02.01

2.      刘必成,曹玉涵,雷向东. 基于实时荧光PCR的尿沉渣细胞肾脏纤维化检测芯片.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1310535181.3; 授权日期:2015.03.25.

3.      刘必成,周乐汀,雷向东. 基于Taqman探针的慢性肾脏病相关基因检测荧光定量PCR一步法试剂盒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1710784821.2;授权日期:2020.01.21.

4.      刘必成,汤涛涛,吕林莉. 一种负载地塞米松的巨噬细胞源微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1810409507.0,授权日期:2020. 08. 11

5.      刘必成,周乐汀,雷向东. 基于Taqman探针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特异性基因检测荧光定量PCR一步法试剂盒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1810580404.0,授权日期:2021.08.24.

6.      刘必成,汤涛涛,王彬. 一种肾损伤分子-1(KIM-1)靶向多肽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2011592251.5. 授权日期:2022.05.17

7.      刘必成,汤涛涛. 一种细胞外囊泡—白介素-10纳米靶向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010134391.1,授权日期:2023.03.21


展开更多

学院风采

点赞
考生自荐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