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姚红红
浏览量:5144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医学院
  • 所属专业: 基础医学
  • 邮箱 : yaohh@seu.edu.cn
  • 工作电话 : 025-83272551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姚红红,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东南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神经炎症-非编码 RNA-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13年)、中组部第11批青年千人计划(2015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20年)等资助,共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1项。累计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包括Circulation;J Extracell Vesicles;Nat Commun;Autophagy;Mol Psychiatry;Biol Psychiatry;J Neurosci等。担任江苏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和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获得江苏省青年科技进步奖(2018年)。

研究内容和成就

        姚红红教授长期潜心研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和抑郁症,围绕这两种疾病的共性病理机制-神经炎性反应,针对目前缺乏有效中枢性抗炎药物和治疗靶点等关键科学问题,聚焦表观遗传学-非编码RNA 等分子生物学前沿,取得原创成果:1)发现脑卒中显著变化的新型非编码RNA-环状RNA,并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 2)阐明非编码RNA 独特药理作用的背后生物分子事件, 包括circRNAs 对胶质细胞异质性、血脑屏障完整性和神经元存活及可塑性等的调节作用;3)基于环状RNA精密调控网络,发现新型治疗靶点,并借助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合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合物; 4)创新性探究环状RNA 与抑郁症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生物学标记物,研发具有临床高灵敏性的环状RNA 试剂盒。研究成果从新的视角阐明重大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为诊疗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型潜在药物。

课题组宣传网页:

http://www.jianglab.cn/YaoLab/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神经炎症-非编码 RNA-神经精神疾病,缺血性脑卒中,抑郁症,非编码RNA
团队展示

        姚红红课题组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理念,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与个人特长,鼓励并支持青年科研工作者发展。课题组成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双创团队/人才(3项)等资助。在研究项目支持下,实验室取得了大量的丰硕成果,在Circuclation、Nat Commun、J Extracell Vesicles、Autophagy、Mol Psychiatry、Biol Psychiatry、J Neurosci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研究团队及个人先后获得江苏省药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十六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科技部青年领军人才、江苏省优秀博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东南大学我最爱的老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奖励。

        实验室依托于东南大学、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等。具备低温冷冻样本储藏间、洁净级细胞间、SPF级动物房、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生理病理实验室等,实验设备齐全,实验条件优越。能够为有理想、踏实肯干的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撑。

        课题组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多所全球知名高校和科学院所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课题组绝大多数成员具有国外科研工作经历。课题组鼓励优秀研究生出国深造后回国报效祖国。

        目前,课题组拥有博导2人,硕导4人。现有本硕博学生约30余人,已培养硕博士20余人,已毕业学生就业方向以教学科研单位为主,就业单位包括东南大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和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等。

1)张媛副教授在抑郁症和脑卒中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研究中有丰富经验,以第一作者在J Extracell Vesicles、Mol Psychiatry、Autophagy、J Neurosci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2)韩冰副教授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面功底深厚,独立分析空间转录组、单细胞测序、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以第一作者发表Circulation、Mol Psychiatry、Autophagy、 Pharmacol &Ther 等SCI 论文;

3)蔡阳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 “心境障碍疾病的前沿”、“重症感染与神经损伤的防治”、“肠道菌群介导的跨器官互作” 等国际热点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Biomaterials;J Adv Res;Br J Pharmacol;J Neuroinflammation 以及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等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4)贾彦鹏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在脑卒中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Small Methods, Nano Research等论文;

5)白莹讲师长期从事卒中后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方面的工作,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J Neurosci等论文;

6)赵蕾讲师在不同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制备和药效评价方面有10多年经验;

7)沈灵助理工程师在化合物合成和优化方面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同时胜任课题组科研工作的调度安排。

        欢迎优秀的你加入我们!


项目情况

姚红红教授长期潜心研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和抑郁症,围绕这两种疾病的共性病理机制-神经炎性反应,针对目前缺乏有效中枢性抗炎药物和治疗靶点等关键科学问题,聚焦表观遗传学-非编码RNA 等分子生物学前沿,开展各项科研项目。
目前姚红红教授主要在研项目包括:

1)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情感障碍类疾病分子网络与神经环路机制-成瘾的分子网络和神经环路机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神经药理学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星形胶质细胞微区域钙活动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血管耦合的调节作用及药物靶标研究


科研项目

  • 1. 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2021ZD0202904,情感障碍类疾病分子网络与神经环路机制-成瘾的分子网络和神经环路机制,2021-12-2026-11,468万元。
  •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专项子课题,2017YFA0104303,间充质和神经干细胞的体内动态示踪技术与临床转化研究项目-干细胞体内示踪的生物机制,2017-05-2021-12,175.25万元。
  • 3.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20ZX09201015,耐药性病原菌抗菌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建设,2020-01-2020-12,48.53万元。
  •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25033,神经药理学,2021-01-2025-12,400万元。
  •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230115,星形胶质细胞微区域钙活动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血管耦合的调节作用及药物靶标研究,2023-01-2027-12,261万元。
  •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81761138048,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Sigma-1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018-01-2020-12,180万元。
  •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322048,成瘾性药物滥用与神经炎性反应,2014.01-2016.12,100万元。
  •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3410,LncRNA-I14Rik靶向miR-143调节脑卒中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7-01-2020-12,63万元。
  •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304,circDYM对抑郁症中神经环路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2020-01-2023-12,55万元。
  • 10. 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2018年,卫生创新类,440/840万元。
  • 11. 江苏省“双创计划”创新人才,2016年,高校创新类,88万元。
  • 12. 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2015年,300万元。


研究成果

姚红红教授代表性论著:

1)Yu XY, Bai Y, Han B, Ju MZ, Tang TC, Shen L, Li MY, Yang L, Zhang Z, Hu GK, Chao J, Zhang Y and Yao HH. Extracellular vesicle-mediated delivery of circDYM alleviates CUS-induced depressive-like behaviours. J Extracell Vesicles. 2022 Jan;11(1):e12185. (IF=25.841/Q2)

2)Yang L, Han B, Zhang ZT, Wang SG, Bai Y, Zhang Y, Tang Y, Du LL, Xu L, Wu FF, Zuo L, Chen XF, Lin Y, Liu KZ, Ye QQ, Chen BL, Li B, Tang TC, Wang Y, Shen L, Wang GT, Ju MZ, Yuan MQ, Jiang W, Zhang JH, Hu G, Wang JH and Yao HH. Extracellular Vesicle-Mediated Delivery of Circular RNA SCMH1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in Rodent and Nonhuman Primate Ischemic Stroke Models. Circulation. 2020;142:556-574.(IF=29.690/Q1)

3)Zuo L, Zhang L, Zu J, Wang Z, Han B, Chen BL, Cheng MJ, Ju MZ, Li MY, Shu GF, Yuan MQ, Jiang W, Chen XF, Yan FL, Zhang ZJ and Yao HH. Circulating Circular RNAs as Bio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of Outcom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20;51:319-323. (IF=7.914/Q1)

4)Huang RR, Zhang Y, Bai Y, Han B, Ju MZ, Chen BL, Yang L, Wang Y, Zhang HX, Zhang HS, Xie CM, Zhang ZJ and Yao HH. N-6-Methyladenosine Modification of 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 Messenger RNA in Circular RNA STAG1-Regulated Astrocyte Dysfunction an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Biol Psychiat. 2020;88:392-404. (IF=13.382/Q1)

5)Zhang Y, Du LF, Bai Y, Han B, He CC, Gong L, Huang RR, Shen L, Chao J, Liu P, Zhang HX, Zhang HS, Gu L, Li JX, Hug G, Xie CM, Zhang ZJ and Yao HH. CircDYM amelior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by targeting miR-9 to regulate microglial activation via HSP90 ubiquitination. Mol Psychiatr. 2020;25:1175-1190. (IF=15.992/Q1)

6)Wang GT, Han B, Shen L, Wu SS, Yang L, Liao JF, Wu FF, Li MY, Leng S, Zang FC, Zhang Y, Bai Y, Mao Y, Chen B and Yao HH. Silencing of circular RNA HIPK2 in neural stem cells enhances func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ischaemic stroke. Ebiomedicine. 2020;52. (IF=8.143/Q2)

7)Tang Y, Liu JC, Wang Y, Yang L, Han B, Zhang Y, Bai Y, Shen L, Li MY, Jiang T, Ye QQ, Yu XY, Huang RR, Zhang Z, Xu YG and Yao HH. PARP14 inhibits microglial activation via LPAR5 to promote post-stroke functional recovery. Autophagy. 2020. (IF=16.016/Q1)

8)Zhang Y, Huang RR, Cheng MJ, Wang LR, Chao J, Li JX, Zheng P, Xie P, Zhang ZJ and Yao HH. Gut microbiota from NLRP3-deficient mice amelior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by regulating astrocyte dysfunction via circHIPK2. Microbiome. 2019;7:116. (IF=14.650/Q2)

9)Wu FF, Han B, Wu SS, Yang L, Leng S, Li MY, Liao JF, Wang GT, Ye QQ, Zhang Y, Chen HF, Chen XF, Zhong M, Xu Y, Liu Q, Zhang JH and Yao HH. Circular RNA TLK1 Aggravates Neuronal Injury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Ischemic Stroke via miR-335-3p/TIPARP. J Neurosci. 2019;39:7369-7393. (IF=6.167/Q1)

10)Bai Y, Zhang Y, Han B, Yang L, Chen XF, Huang RR, Wu FF, Chao J, Liu P, Hu G, Zhang JH and Yao HH. Circular RNA DLGAP4 Ameliorates Ischemic Stroke Outcomes by Targeting miR-143 to Regulate 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ssociated with Blood-Brain Barrier Integrity. J Neurosci. 2018;38:32-50. (IF=6.167/Q1)

11)Zhou ZH, Lu JF, Liu WW, Manaenko A, Hou XH, Mei QY, Huang JL, Tang JP, Zhang JH, Yao HH and Hu Q. Advances in stroke pharmacology. Pharmacol Therapeut. 2018;191:23-42. (IF=12.310/Q1)

12)Yang L, Han B, Zhang Y, Bai Y, Chao J, Hu G and Yao HH. Engagement of circular RNA HECW2 in the nonautophagic role of ATG5 implicated in the 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utophagy. 2018;14:404-418. (IF=16.016/Q1)

13)Han B, Zhang Y, Zhang YH, Bai Y, Chen XF, Huang RR, Wu FF, Leng S, Chao J, Zhang JH, Hu G and Yao HH. Novel insight into circular RNA HECTD1 in astrocyte activation via autophagy by targeting MIR142-TIPARP: implications for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Autophagy. 2018;14:1164-1184. (IF=16.016/Q1)

14)Han B, Chao J and Yao HH. Circular RNA and its mechanisms in disease: From the bench to the clinic. Pharmacol Ther. 2018;187:31-44. (IF=12.310/Q1)

15)Huang RR, Zhang Y, Han B, Bai Y, Zhou RB, Gan GM, Chao J, Hu G and Yao HH. Circular RNA HIPK2 regulates astrocyte activation via cooperation of autophagy and ER stress by targeting MIR124-2HG. Autophagy. 2017;13:1722-1741. (IF=16.016/Q1)


个人荣誉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

2019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8年: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中国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第十六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2017年: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药理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6年:江苏省双创计划资助对象

2015年: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2014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对象

2013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

2012年:江苏省特聘教授

2010年:Nicholas B. Badami Research Fellowship from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of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实验神经药理学系,Nicholas B. Badami优秀科研工作者)

2010年:UNMC New Investigator award from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杰出青年科学工作者奖)


课题组近来研究成果宣

1-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团队揭示环状RNA促进缺血性卒中后血管修复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2023年1月30日,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姚红红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FTO-dependent m6A modification of Plpp3 in circSCMH1-regulated vascular repair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strok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介绍了环状RNA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明确了环状RNA-circSCMH1促进缺血性卒中后血管修复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成年人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近年来,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是幸存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脑缺血损伤后,血管修复可以通过改善血液供应、重构血管周围微环境、促进神经发生及突出形成等多方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姚红红教授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靶向中枢并包裹circSCMH1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能够有效促进缺血性卒中模型恒河猕猴和小鼠脑修复,但是,其对血管修复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仍然未知。

        研究团队首先发现,EV-circSCMH1能够有效促进缺血性卒中模型小鼠与恒河猕猴脑血管修复,并且显著降低卒中模型小鼠脑部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一种在真核生物mRNA常见的修饰方式)修饰。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circSCMH1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FTO发生泛素化修饰,增加FTO向核内转移,导致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脂质磷酸磷酸酶3(lipid phosphate phosphatase 3,Plpp3)的m6A修饰降低,从而抑制了YTHDF2对Plpp3 mRNA的降解,导致Plpp3 mRNA与其编码蛋白LPP3在内皮细胞中的水平增加,促进血管修复。

        该研究从血管修复层面扩展了circSCMH1促进缺血性卒中脑修复的机制,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点。博士研究生李斌和奚文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姚红红教授、巢杰教授和韩冰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6008-y

图片1


2-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姚红红教授在细胞外囊泡靶向递载环状RNA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上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细胞外囊泡递载circDYM缓解小鼠抑郁样行为”(Extracellular vesicle-mediated delivery of circDYM alleviates CUS-induced depressive-like behaviours)为题,于2022年1月13日发表于《细胞外囊泡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严重限制了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负担疾病。目前临床抗抑郁药物存在起效慢、个体差异大、治愈率低等缺憾。因此,开发透过血脑屏障靶向脑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迫在眉睫。

        目前,由脂质双层膜包围的纳米颗粒级别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由于其具有免疫原性低、保护内源性生物活性成分能力强、可通过血脑屏障等优点,已成为一种新颖的递载药物的方法。姚红红课题组通过构建靶向中枢并且包裹circDYM的细胞外囊泡(RVG-circDYM-EV),高效地将circDYM跨血脑屏障递载至小鼠脑部,有效地缓解小鼠抑郁样的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circDYM可以通过与转录因子TAF1结合,抑制小鼠脑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中枢神经炎症,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症的效果。

        该研究为治疗抑郁症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靶点,突破了核酸药物递载的瓶颈问题。研究生俞晓毓为第一作者,姚红红教授和张媛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jev2.12185

图片2


3-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课题组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建红副教授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上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细胞外囊泡递载circSCMH1促进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卒中动物模型功能修复(Extracellular Vesicle-Mediated Delivery of CircSCMH1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in Rodent and Nonhuman Primate Ischemic Stroke Models)”为题,于2020年5月22日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0.045765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是一种因血管阻塞导致局部或全脑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逐年降低,但是大部分患者存在肢体感觉运动、情感认知等障碍。目前,仍然缺乏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药物,且卒中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也尚未阐明。

        姚红红教授课题组应用circRNA芯片筛选技术,首先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浆样本进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表达谱筛选,发现circSCMH1表达显著降低。进一步扩大样本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中circSCMH1水平具有缺血性脑损伤预后评估的潜力。通过构建靶向中枢并且包裹circSCMH1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发现circSCMH1-EVs显著促进不同脑卒中小动物模型(tMCAO,dMCAO和PT)脑损伤修复,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脑卒中模型上证实circSCMH1-EVs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恒河猕猴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circSCMH1可以通过与MeCP2结合,抑制MeCP2入核,进而促进MeCP2下游靶基因Mobp、Igfbp3、Fxyd1和Prodh等基因的表达。

        该研究从环状RNA层面揭示了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新机制,并且为环状RNA的中枢靶向递送策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靶点。此项研究工作由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和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建红副教授联合指导,研究生杨莉和青年教师韩冰为共同第一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双创团队等项目的资助。

图片3


考生信息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