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张健
浏览量:2099   转发量:8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交通学院
  • 所属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 邮箱 : jianzhang@seu.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张健,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五届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创新青年奖获得者,入选首届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工程。

        2002-2006年,东南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2006-2008年,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8-2011年,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提前攻博);2009-2010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在美国Universityof Wisconsin – Madison工学院的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系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方向进行博士联合培养。

        2012年至今,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讲师、硕导、副教授、博导、教授(破格)。

        现任东南大学交通强国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2021-),交通学院智慧交通与空间信息系副主任、副书记(2022-),东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挂职,2023-),历任东南大学物联网交通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2013-2015)、常务副主任(2015-2021),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助理(2017-2021),西藏大学工学院副院长(2021-2022,负责科研、社会服务及青年教师发展)。

        主要从事交通工程、智慧交通等专业教学工作,智能交通、数字交通、车路协同等领域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方向及兴趣包括:城市公交智能调度、智慧高速运营管控、机场场面融合控制、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车联网与车路协同、智能网联交通系统规划管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已参与完成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主持10多项工程应用项目与战略咨询服务等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TS》《Energy》《中国公路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知名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0余件(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多项),出版专著教材10部、国家科技报告2份,牵头参编行业团体标准9项。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优秀学术论文一、二等奖多项,并指导学生在国际国内竞赛和活动中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励荣誉20余项。

       兼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综合交通智能运输专委会副主任,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智能网联交通系统设施规划技术委员会主席、智能车联与交通安全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自动驾驶(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SAE International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交通管制专委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委会委员,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团体兼职;任《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编委、《Applied Sciences-Basel》《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特刊主编、《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交通信息与安全》《公路交通技术》等青年编委,《Nature Energy》《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Systems》《Transportation Research》系列等国内外50多种期刊及知名会议论文审稿人。

       兼任交通运输部新型交通智库联盟东南大学联络人、核心专家库专家,东南大学中特研究院研究员;首届交通强国智库高原论坛组委会主席、第19届至第22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Session主席;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国际论坛第一届组委会委员,第二届组委会委员/分论坛主持人;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ITSC 2014、ISSI 2018、ILET 2022、SAE International ICVS(2019、2022、2023),SoCAV 2023、SAE International IUAMS 2023、第十届全国交通工程测量学术研讨会等大会分论坛主席/副主席/委员;受邀为政府部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5G行业研讨会以及科研院校作报告和培训40余次;为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行业主管部门,江苏省、雄安新区等地方政府交通、发改、工信部门和学术、行业群体,以及世界5G大会、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等各类评审担任专家。

 教书育人

        讲授本科生核心专业主干课《交通系统分析》/《交通分析1》(入选东南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合作成果”),《土木交通材料导论(研讨)》《交通前沿技术研讨》(双语研讨)《交通规划》(援藏)和硕博研究生全校通选课《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导论》等课程。主编《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论丛》获人民交通出版社季度“十佳图书”荣誉称号,出版《交通大数据处理与分析》《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等教材,参编《交通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等多本教材编修工作。

        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东南大学“课程思政”教改类项目多项。重视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工作。培养和协助指导培养博士、硕士40余名,本科学士30余名。受聘为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茅以升班导师、东南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课程思政”校级教改项目多项。重视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工作;在东南大学和西藏大学培养及协助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本科生40余名。受聘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茅以升班导师、东南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国家级)、银奖(省级、校级),获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一等奖、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技术大体验西藏赛区一等奖、中国指挥控制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二等奖、数字交通论坛优秀论文、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交通科技竞赛奖项等诸多奖励。指导本科生完成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含国家和省级SRTP)数十项;指导本科生获得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称号、获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特等奖;获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优秀班主任、东南大学校级奖教金等奖励。

科学研究

       编著各类专著、教材10部,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知名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ESI高被引2篇),WoS被引频次千余次;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软著50余项(成果转化多项),牵头参编行业团体标准9项,参编国家科技报告2份,行业智库研究报告多部,在《交通智库建言》《中国交通报》《群众》等期刊报纸上发表咨政建言和科普文章多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和来自交通运输部、工信部、江苏省科技厅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研发类项目和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咨询类项目20余项;与国内一流的交通控股公司、知名互联网企业、智能交通上市公司等开展深入合作,主持和承担部委及地方(如江苏、浙江、四川、安徽、西藏等)40多项咨询、规划设计、科研攻关、产品研发等工程技术实践项目。参与“交通强国”战略、雄安新区、新基建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项目,并承担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江苏省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2项,部分成果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应用和推广,在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多个城市公交运营中得到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奖励荣誉

  1. 2023,东南大学校级奖教金;
  2. 2023,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2023,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4. 2023,第七届数字交通论坛优秀论文
  5. 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优秀审稿人
  6. 2022,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7. 2022,全国公路优秀科普作品(视频类)二等奖
  8. 2022,《交通信息与安全》优秀审稿专家
  9. 2021,中组部、团中央第二十一批博士服务团(援藏)
  10. 2021,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青年奖
  11. 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技术大体验西藏赛区高校组一等奖
  12. 2021,《中国公路学报》优秀审稿专家
  13. 2021,西藏大学优秀个人
  14. 2021,西藏大学优秀工作人员
  15. 2020,第十五届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
  16. 2020,第八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7. 2020,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8. 2020,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9. 2020,《交通信息与安全》优秀审稿专家
  20. 2019,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21. 2019,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2. 2019,中国生产力促进(创新发展)三等奖
  23. 2018,南京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4. 2018,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优秀班主任

人才需求

       诚挚邀请有志于从事智慧交通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研发等科研人员进行博士后合作研究;热烈欢迎致力于AI+交通、车路协同与智能驾驶、车联网与智能网联领域研究的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期待具有扎实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基础和/或扎实的数学素养、编程能力,品行端正、心理健康、团结奋进、务实进取,对学术科研/工程实践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报考东南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无锡校区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工程管理硕士(MEM)研究生(研究方向:F7 智能交通系统管理);也非常欢迎东南大学本科生参与团队和课题组SRTP、科研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高速公路智慧运营,交通安全分析建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交通系统,车联网与车路协同
项目情况

当前承担的部分项目

  1. 基于设计与运行互馈的机场航站楼港湾区容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U2333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民航联合基金项目
  2. 车-机-场道协同运行与融合控制研究(No. 2021YFB16005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3.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段数字协同管控研究与应用No.2023Y06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


科研项目

代表性项目有:

1.    车联网环境下公交车辆行车计划智能化编制及优化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    基于云平台的开放式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研究与示范,交通运输部

3.    基于手机信令的高速公路网动态交通数据智能化提取与分析技术研究,交通运输部

4.    基于物联网的高速公路网感知设备与系统健康运行维护技术,交通运输部

5.    智能电动汽车的多交叉口节能通行控制研究,科技部

6.    面向高维多源耦合大数据的多张量网络理论及其实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7.    沪宁高速公路超大流量路段通行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主持专题二(高速公路精细化主动管理关键技术应用及适用效果分析研究)

8.    智能网联环境下电动车多交叉口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发,江苏省科技厅

9.    车联网融合通信技术测试验证和标准化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

10.  车-机-场道协同运行与融合控制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1.  高原城市道路交叉口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2.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段数字协同管控研究与应用,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

13.  基于设计与运行互馈的机场航站楼港湾区容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研究成果

    发表SCI/SSCI/EI检索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编著各类教材、专著、编著等10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软著40余项;牵头和参编标准9部、国家科技报告2部。
专著与教材(部分):
1.  排1,常规公交车辆行车计划智能化编制及优化方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  排1,智慧高速公路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与运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月
3.  排1,智慧高速公路公众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0月
4.  排2,智慧高速公路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4月
5.  排2,交通运输前沿技术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7月
6.  排3,智慧高速公路理论与实践总论.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
7.  排3,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
8.  排3,交通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3月
9.  排4,停靠站公交换道特征分析及相邻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控制.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
10.排4,智慧高速公路信息采集技术与应用.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1月
论文(部分):

1.    Zhanyu Feng, Jian Zhang*, Han Jiang, Xuejian Yao, Yu Qian, Haiyan Zhang. Energy Consumption Prediction Strategy for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LSTM-Transformer Framework [J]. Energy, 2024, 302: 131780.(SCI)

2.    Xiaoyu Shi, Jian Zhang*, Xia Jiang, Juan Chen, Wei Hao and Bo Wang. Learning eco- driving strategies from human driving trajectories [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24, 633(1): 129353. (SCI)
3.    Xia Jiang, Jian Zhang*, Xiaoyu Shi, and Jian Cheng. Learning the Policy for Mixed Electric Platoon Control of Automated and Human-Driven Vehicle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A Random Search Approach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23, 24(5): 5131-5143. (SCI)
4.    Xia Jiang, Jian Zhang*, Dan Li. Eco-driving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a parameteriz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roach [J]. Tranportmetrica B: Transport Dynamics, 2023, 11(1): 1406-1431. (SCI)
5.    卢春房, 马成贤, 江媛, 李喆, 张健*. 中国车路协同产业研究与发展对策建议[J]. 中国公路学报, 2023, 36(3): 225-233.
6.    Jian Zhang, Xia Jiang, Suping Cui, et al. Navigating Electric Vehicles Along a Signalized Corridor via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oward Adaptive Eco-Driving Control [J].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22: doi:10.1177/03611981221084683  (SCI)
7.    Shen Li, Jian Zhang*, Gang Zhong, et al. A Simulation Approach to Detect Arterial Traffic Congestion Using Cellular Data [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2, 2022: 1-13. (SCI)
8.    Jian Zhang, Xia Jiang, Ziyi Liu, Liang Zheng, and Bin Ran. A Study on Autonomous Intersection Management: Planning-Based Strategy Improved b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21, 25(10): 3995-4004. (SCI)
9.    杨敏, 王立超, 张健*等. 面向智慧高速的合流区协作车辆冲突解脱协调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0, 20 (3): 217-224. (EI)
10.  Jian Zhang, Kun-run Wu, Min Cheng, et al. Safety Evaluation for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Exclusive Lanes considering Penetrate Ratios and Impact of Trucks Using Surrogate Safety Measures [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0, 2020, 1-16. (SCI)
11.  秦严严, 张健*, 陈凌志等. 手动-自动驾驶混合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0, 20 (2): 22-31. (EI)
12.  Li, Linchao, Zhang, Jian*, Wang, Yonggang, et al. Missing Value Imputation for Traffic-Related Time Series Data Based on a Multi-View Learning Method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19, 20(8): 2933-2943. (SCI)
13.  Linchao Li, Linqiao Qin, Xu Qu, Jian Zhang*, Yonggang Wang, and Bin Ran. Day-ahead traffic flow forecasting based on a deep belief network optimized by the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J].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19, 172: 1-14. (SCI)
14.  Gang Zhong, Jian Zhang*, Linchao Li, et al. Analyzing Passenger Travel Demand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Hub inside a City Area using Mobile Phone Data[J].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18, 2672(50): 23-34.  (SCI)
15.  Linchao Li, Xu Qu, Jian Zhang*, et al. Travel time prediction for highway network based on t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random vector functional link network [J].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8, 73: 921-932. (SCI)
16.  Linchao Li, Jian Zhang*, Fan Yang, Ran Bin. Robust and flexible strategy for missing data imputation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J]. 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2018, 12(2): 151-157. (SCI)

17. Jian Zhang, Zhibin Li, Fangwei Zhang, et al. 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Bus Stop Design and Bus Dwelling on Operations of Multitype Road Users [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18, 1-10. (SCI)

技术标准:
1. 团体标准:T/ITS 0199.1—2022 《车路协同云控基础平台 通用要求》
2. 团体标准:T/ITS 0199.2—2022 《车路协同云控基础平台 功能测试要求》
3. 团体标准:T/ITS 0198.1—2022 《智慧矿山 矿用车辆自动驾驶协同作业系统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4. T/ITS 0198.2—2022 《智慧矿山  矿用车辆自动驾驶协同作业系统  第2部分:车辆技术要求》
5. T/ITS 0198.3—2022 《智慧矿山  矿用车辆自动驾驶协同作业系统  第3部分:云控平台技术要求》
6. T/ITS 0198.4—2022 《智慧矿山  矿用车辆自动驾驶协同作业系统  第4部分:信息交互要求》
7. T/ITS 0198.5—2022 《智慧矿山  矿用车辆自动驾驶协同作业系统  第5部分:车辆和云控平台测试方法及要求》
8. 行业标准:JT/T 1182.1-2018  《路网运行状态评估基于手机信令的数据处理及服务第1部分:数据元》
9. 行业标准:JT/T 1182.2-2018  《路网运行状态评估基于手机信令的数据处理及服务第2部分:数据采集》



考生信息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