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聂时南
浏览量:427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医学院
  • 所属专业: 急诊医学
  • 邮箱 : shn_nie@sina.com
  • 工作电话 : 025-8086014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聂时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急诊医学科,1964年生,中共党员,党支部书记、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急诊医学》教学组组长。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高级研修班结业,美国德州大学MD.Anderson 医院访问学者。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及东南大学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急诊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急诊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临床急诊杂志》、《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中华急性感染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东南国防医药》及《中华胰腺病杂志》等杂志常务编委、编委、特邀编委,《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编委,《Human & ExperimentalToxicology》、《PLOSON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审稿人。参与制定十余部《共识》和《指南》,担任卫健委、军队及省市基金课题评审专家。近5年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军区、省、市级及中国急诊医师协会专项科研基金等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2017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2021年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主编、主译及参编专著10部,卫健委《急诊高级教程》编委。近3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承办过多次全国、全军及省市急诊学术会议及论坛。

先后被表彰为医院优秀博士后导师、优秀党务工作者、南京大学优秀教师、南京军区“优秀一线带兵人”,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南京地区“人民满意的卫生工作者”暨“十佳医生”及江苏省医院管理先进工作者,荣获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颁发的“中国急诊事业坚守奖”,全国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首届感动无锡联保中心十大人物” 荣誉称号,军队急救事业突出贡献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第二届“江苏医师奖”称号,入选第二届“南京好人(军队系统)”,获得江苏省第六届“十大医德标兵”荣誉称号,,获第六届江苏省文明委、宣传部、卫健委“十大医德标兵”称号,获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称号,全国急诊医学领域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TOP30。

近5年培养博士生16名,硕士生27名,博士后8名。多次主持及参与“8.2昆山爆炸”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及处置,先后受到原军区、联勤部及省、市的表彰,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战区、军区、联勤部及无锡联保中心“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安全先进单位”、 “全军备战标兵单位”南京市卫生局、江苏省及南京市医院协会、南京日报社共同发起组织的“医护互信、服务改进”系列竞赛最佳组织奖,南京军区“护理工作先进单位”。

科室在急危重病救治、心肺脑复苏、急性重症感染、急性中毒救治、急诊创伤救治、批量伤员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心脑血管绿色通道建设、急诊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救治规范、流程及成熟的运行和管理模式。所在学科目前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急诊)、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单位、中国心肺复苏联盟单位,中国中毒急救联盟单位、联勤保障部队医学重点专科、全军临床急救技能培训基地、全军机动卫勤力量建设实验室、东部战区急诊医学中心和南京市重点专科。2015、2016、2018、2020、2021年度获中国医院最佳专科排行榜华东区医院提名,位列江苏第二。2017、2021年度中国急诊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提名科室,位列江苏第二。2016、2017、2018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急诊医学排行榜,急诊医学科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五、第七、第五,江苏急诊排名第一,全军急诊排名第二。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急性中毒,心肺复苏,脓毒症器官损伤,创伤救治,急危重症救治
团队展示

急诊医学科成立于1987年,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下,尤其“十二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学科已发展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急诊),军队机动卫勤力量建设实验室,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单位,全军临床急救技能培训基地,联勤保障部队重点专科,东部战区急诊医学中心,南京市重点专科,于2016、2017、2018、2019、2020获年度华东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2017年度获中国医院急诊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提名, 2016、2017、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急诊医学排行榜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五名、第七名和第五名。2021,2022年度年度中国急诊专科复旦声誉排行榜提名科室。学科现为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及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全国博士后工作站急诊专业招生学科。学科执笔及参与制定了急诊专业的相关专家共识指南40余篇。

研究团队骨干成员10人,其中医疗系列9人,研究系列1人,正高1人,副高9人;  博士学位9,硕士学位1人。其中6人分别留学美国、德国、新加坡和香港,8名骨干分别在解放军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华西医院、北京阜外医院等国内、军内名院进修学习学科带头人及骨干6人为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及东南大学教授、副教授,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及骨干学术兼职为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急诊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江苏省中毒学会委员。《中华急诊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临床急诊杂志》、《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等10余本杂志副主编、常务编委、编委、青年编委、特邀编委,《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编委,《Chinese Herbal Medicines》青年编委等。

团队人员先后荣获诸多荣誉称号:南京地区“人民满意的卫生工作者”暨“十佳医生”及江苏省医院管理先进工作者,“中国急诊事业坚守奖”,全国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首届感动无锡联保中心十大人物” 荣誉称号,军队急救事业突出贡献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第二届“江苏医师奖”称号,第二届“南京好人(军队系统)”,江苏省第六届“十大医德标兵”,2023全国急诊医学领域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TOP30名,“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全军青年培育人才,军队二三等人才津贴,急诊未来杰出青年急诊医师,急诊外科战疫先锋,军队青年精英人才及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青年创新医学人才,江苏省333人才等。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战区、军区、联勤部及无锡联保中心“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安全先进单位”、 “全军备战标兵单位”南京市卫生局、江苏省及南京市医院协会、南京日报社共同发起组织的“医护互信、服务改进”系列竞赛最佳组织奖,南京军区“护理工作先进单位”。

近五年,科室先后获得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国家级、全军、省部级、市级项目30余项,总经费360余万元。并同时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200万元)、军队机动卫勤力量建设实验室(158万元)、武汉联勤医学重点专科(120万元)、东部战区急诊医学中心、南京市重点专科(50万元)。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1篇,总影响因子80余分,最高影响因子6.78。近五年先后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2名,毕业硕士研究生17名,出站博士后2名。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4名,在站博士后6名。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卫健委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出版多部著作。近五年学科先后承办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全国年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江浙两省急诊学术年会,江苏省急诊医学分会学术年会,金陵急诊高峰全国论坛暨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等10余次,并多人次在国内重要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



项目情况

急性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和集束化诊疗策略

百草枯1962年开始应用于农业除草,逐渐出现百草枯中毒的病例报告,因其死亡率高,疗效不佳,对其中毒机制及治疗方案的研究渐成热点。百草枯中毒患者会经历2个阶段,早期是肺、心、肝、肾等的急性损害,如果能够度过这期,第二期肺的损害是主要矛盾,患者会出现肺纤维化,死于呼吸衰竭。目前考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百草枯是一种电子受体,摄入后进入细胞,在多种酶的作用下,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或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电子被传递给百草枯,在O2存在的情况下,百草枯再次氧化,迅速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从而对组织产生损伤。因其机理复杂且不完全清楚,目前无特效解毒药,对百草枯的治疗困难重重,疗效多不佳。现在的治疗方法包括阻止吸收、促进排出、脏器支持治疗、抗氧化、免疫抑制等,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

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和肺纤维化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能够为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善他们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项目从基础与临床分别研究了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和肺纤维化发生的机制和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进展:

一、百草枯中毒能够导致小鼠肺组织内氧化应激指标MPO、MDA和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水平升高,并促进炎症信号通路NF-κB、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同时能够促进细胞因子TGF-β1、CTGF、MMP-2等的生成和释放,这些过度激活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二、从分子、细胞、动物模型水平证实百草枯能够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上游因子Wnt2,Wnt10b,Wnt3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进而导致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高度激活,诱导肺上皮细胞发生上皮-基质转化(EMT)和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FMT),从而促进肺泡结构紊乱,胶原沉积,最终引起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而给予抑制剂DKK1能够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EMT和FMT,减少胶原蛋白沉积,最终抑制百草枯导致的肺纤维化进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上游细胞因子是参与百草枯致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

三、靶向抑制Wnt10b的表达水平,能够特异性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百草枯导致的肺上皮细胞EMT和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发挥抗纤维化作用,Wnt10b可作为潜在的肺纤维化干预靶点。

四、CTGF能够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FMT,参与百草枯诱导的肺纤维化进程。靶向性抑制CTGF能够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肺成纤维细胞FMT,抑制百草枯导致的肺纤维化,CTGF可作为潜在干预分子靶点用于相关治疗药物开发。

五、牛蒡子苷元能够通过阻断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百草枯导致的肺上皮细胞迁移和EMT进程,抑制百草枯致肺纤维化进程,促进肺组织修复,牛蒡子苷元可作为潜在的临床治疗药物。

六、环磷酰胺、依达拉奉、吡非尼酮等临床药物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抑制PQ导致的小鼠肺损伤和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研究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子靶点。

七、血必净可通过阻断smad2/3通路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浆中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细胞凋亡,缓解百草枯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姜黄素能够通过阻断NLRP3信号通路抑制百草枯导致的ROS水平、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水平的升高,减轻百草枯导致的肺纤维化程度。血必净和姜黄素可作为潜在的临床治疗药物减轻百草枯导致的急性肺损伤。

八、通过回顾分析在我科救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总结出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处理要点,并对防治肺纤维化的方法进行探讨,并以受累脏器及损害程度作为分型标准,建立新的百草枯中毒的分型方法,并通过Fisher精确概率法探讨各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九、通过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总结发现早期的并发症发生率最多的依次为凝血功能障碍、呼吸系统功能损害、胰腺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肌肉损害以及消化道出血,百草枯的口服剂量对肝功能损伤的影响最大,及时给予超早期洗胃治疗、早期血液灌流治疗能减少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发生。

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预后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呼吸系统功能损害、胰腺功能损害、肌肉损害与预后相关,急性肝损伤是PQ中毒的死亡危险因素,早期血钾、CRP和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和12h乳酸清除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死有更好的预测能力。而在凝血功能和纤溶相关指标中,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1对于百草枯中毒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比较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强离子隙水平与肝肾功能与其预后的关系,发现随着百草枯中毒患者的SIG、ALT、AST、Cr、BUN水平的升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且SIG对患者死亡预后判断价值较肝肾功能指标更有效。早期血WBC、动脉血Lac是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二者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的价值较高,有望用于临床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

十一、根据国内外文献及科室团队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集束化治疗策略,其中主要方案有:1.超早期洗胃联合全肠道灌洗 2.激素加环磷酰胺抑制炎症反应 3.超声雾化激素 4.杂合式血液净化。集束化治疗策略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本项目共发表论文58篇,其中SCI论著8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0篇,多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学术大会上交流。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4名,博士后2名。课题组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江苏省社会发展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研究成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多家三甲综合型医院应用。


危重症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研究

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临床上危重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容易导致原有病情恶化,其发生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凶险,且目前多以经验治疗为,复发率高。而在紧张激烈的战场环境下,由于既往消化道疾病史、不规律的饮食、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生率就更高,对危重伤病员救治的影响就更为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进行了9年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战时急性胃粘膜病变预防、救治困难,消耗医疗资源量大的问题,对于战时危重症伤员的救治有较大帮助,显著提高卫勤救治的效率和成功率,减少由急性胃粘膜病变带来的战时紧张的医疗资源的消耗。

本研究共对2805例相关患者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急性胃粘膜病变危险因素,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和颅脑损伤是其危险因素,创建了新的评价预后方法,指出MODS评分大于9分需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治疗上,我们评价了新型抑酸剂在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治疗价值,使其发生率下降至4.63%。并从分子、细胞水平阐明其发病的机制及应用肠三叶因子(ITF)治疗的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原理,从而为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提供新思路。同时我们还制定了针对共性及个性危险因素采取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个性化防治策略。

本项目共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论著7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后2名。3篇论文被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写进相关专家共识、指南。研究成果已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临床应用,应用情况提示本研究成果对于战时危重症伤员的救治有较大帮助,能够显著提高卫勤救治的效率和成功率,减少由急性胃黏膜病变带来的战时紧张的医疗资源的消耗,提高我军的卫勤保障能力。同时本研究为平战结合项目,提高了对危重症并急性胃粘膜病变防治策略的认识,推进了危重症并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病机制分子机制的研究,为平时临床救治危重症并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危重症并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新药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iR-15a-5p和miR-152-3p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参与百草枯致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82172182,55万元,2022.01-2025.12,主持。

2.       联勤医学重点专科,LQYXZDZK010,120万元,2023.01.01-2027.12.31,学科带头人。

3.       军队机动卫勤力量建设实验室,145BHQ090025000X-09,158万元,2022.09.01-2025.03.31,主持。

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aveolin2通过Hippo信号通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在ARD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10万元,2021.07-2024.06,主持。

5.       全军后勤面上项目:《军队综合性大型医院批量后送伤员的卫勤保障的研究》。课题编号:CNJ14L002,70万元,2014.1-2016.12,主持。

6.       江苏省社会发展面上项目,《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临床治疗靶点的研究》。课题编号:BE2017720,80万元,2017.07-2020.06,主持。

7.       第九期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课题编号:SZDZK2016010,50万元,2017.01.01-2021.12.31,主持。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1、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名称:《危重症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研究》,证书编号2016140520750002,完成人:聂时南、杨志洲、刘红梅、张炜、孙兆瑞、任艺、孙宝迪、唐文杰、陈鑫、韩小琴。2017年12月29日。

2、江苏省卫健委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成果名称:《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一体化诊疗策略》,证书编号:2021-1-70-1,完成人:聂时南、杨志洲、韩小琴。2021年10月26日。

申请专利

  • 1. 张波,杨志州,王蒙蒙,刘超,聂时南。一种肢体创伤急救用固定装置,2022.02.01,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2121061465.X。
  • 2. 张波,杨志州,王蒙蒙,刘超,聂时南。一种肢体创伤急救用固定装置,2022.02.01,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2121061465.X。
  • 3. 李泉,聂时南,孙兆瑞,孙海军,吴志峰。一种重症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2021.12.31,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2120594023.5。
  • 4. 李泉,聂时南,孙兆瑞,孙海军,吴志峰。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2021.12.14,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2120595656.8。
  • 5.  张波,杨志州,孙兆瑞,刘超,聂时南。一种新型的急救设备,2021.10.08,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2110671843.4。
  • 6.  张波,聂时南,杨志洲,王蒙蒙,陈蔚军。一种生物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2021.5.25,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CN202020507588.0。
  • 7. 陆明峰,聂时南,杨志洲,孙兆瑞,朱旭辉,朱进。siRNA在抑制TRIM7基因表达中的应用,2020.08.28,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106491.6。
  • 8.  李亮,任艺,聂时南,盛开。一种急诊用心肺复苏器,2020.10.27,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2020044515.2。
  • 9.  任艺,李亮,聂时南,殷立。一种重症创伤病患X光定位检查急救床,2020.11.17,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2020115832.9。
  • 10. 任艺,聂时南。一种保温纱布,2018.01.19,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0741888.9。
  • 11. 任艺,聂时南。自带光源压舌板,2018.01.02,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1295428.4。
  • 12. 聂时南,邵旦兵,张炜,杨志洲,周晓锋。一种成人气管切开套管,2012.12,中国,专利号ZL201220218723.5。
  • 13. 杨志洲,刘红梅,聂时南,张炜,周晓锋。一种纳米憎水性气管插管套管,2012.9,中国,专利号ZL201220218735.8。
  • 14. 杨志洲,刘红梅,聂时南,邵旦兵。纳米药物载体型自清洁气管插管套管,,2014.8,中国,专利号ZL201420201595.2。
  • 15. 聂时南,孙兆瑞,林金锋,杨志洲。药物载体型自清洁成人气管切开套管,2014.8,中国,专利号ZL201420201615.6。

代表性论文

1. 《世界急诊外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 ISBN978-7-5487-3641-7,459千字,2020年8月,中南大学出版社。(主译)

2.   MXene-enhanced ePatch with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or wound healing. Frontiersin Chemistry. 2023, 11:1280040.(通讯作者)

3.   Knockdownof circRNA Paralemmin 2 Amelior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Murine LungEpithelial Cell Injury by Sponging miR-330-5p to Reduce ROCK2 Expression.Immunological Investigations,2022,16:1-18. (通讯作者)

4.  Interferencewith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attenuated fibroblast-to-myofibroblasttransition and pulmonary fibrosis,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22, 10(10):566.(通讯作者)

5.   Phosphatidylserine-SpecificPhospholipase A1 Alleviates Lipopolysaccharide- induced Macrophage Inflammationby Inhibiting MAPKs Activation.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22,45(8):1061-1068..(通讯作者)

6.   Mitoquinonemitigates paraquat-induced A549 lung epithelial cell injury by promotingMFN1/MFN2-mediated mitochondrial fusion. Journal of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Toxicology, 2022, 6:e23127. (通讯作者)

7.   Arctigeninattenuates paraquat-induced human lung epithelial A549 cell injury by suppressingROS/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ediated apoptosis. World Journal ofEmergency Medicine, 2022, 13(5):136-141. (通讯作者)

8.  Inhibitionof Wnt10b/β-catenin signaling alleviates pulmonary fibrogenesis induced byparaquat in vivo and in vitro. Life Sciences, 2021,286:120027. (通讯作者)

9.   Pravastatinattenuates sepsi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through decreasing pulmonarymicrovascular permeability via inhibition of Cav-1/eNOS pathway. InternationalImmunopharmacology, 2021, 100:108077. (通讯作者)

10.  MicroRNA-139-5pimproves sepsis-induced lung injury by targeting Rho-kinase1. Experimental andTherapeutic Medicine. 2021, 22(4):1059.

11.  Xuebijingprotects against septic acute liver injury based on regulation of GSK-3βpathway.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 12:627716. (通讯作者)

12.   Ferulicacid positively modul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septic liver injurythrough the GSK-3β/NF-κB/CREB pathway. Life Sciences, 2021, 277: 119584. (通讯作者)

13.   Protectiveeffect of ginsenoside Rg1 on LPS-induced apoptosis of lung epithelial cells. MolecularImmunology, 2021, 136: 168-174.(通讯作者)

14.   Pretreatmentwith 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alleviates stress-induced gastric mucosal damagevia Akt signali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0, 26(48): 7619-7632. (通讯作者)

15.   ArctigeninSuppress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through Wnt3a/β-Catenin Pathway inPQ-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0, 11: 584098. (通讯作者)

16.   Paraquatinduces pulmonary fibrosis through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andmyofibroblast differentiation. Toxicology Letters, 2020, 333:170-183. (通讯作者)

17.   Longnon-coding RNA Hsp4 allevi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poptosis of lungepithelial cells via miRNA-466m-3p/DNAjb6 axis.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Pathology, 2020, 117: 104547. (通讯作者)

18.   SchizandrinB mitigates rifampicin-induced liver injury by inhibit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stress.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20, 43(1):145-152.(通讯作者)

19.   Advancesin nanomaterials for use in photothermal and photodynamic therapeutics.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9, 20(1):5-15. (通讯作者)

20.   Curcuminrelieves paraquat-induced lung injury through inhibiting the 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NL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mediated inflammatorypathway.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9, 20(6): 5032-5040. (通讯作者)

21.  Retrospectivestudy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edaravone in the treatment ofparaquat poisoning. Medicine (Baltimore). 2019, 98(19):e15441. (通讯作者)

22.   E3ubiquitin ligase tripartite motif 7 positively regulates the TLR4-mediatedimmune response via its E3 ligase domain in macrophages. Molecular Immunology,2019, 109(5):126-133.(通讯作者)

23.  Melatonin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elevating Sirtuin3expression and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Free Radical Research,2018, 52(8): 840-849.(通讯作者)

24.   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 RANTES与颅脑外伤患者NIHSS评分关系及预测预后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22,42(05):401-405.(通讯作者)

25.   柚皮苷对百草枯致大鼠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22,42(03):255-259.(通讯作者)

26.   游离钙和氧合指数联合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在识别成人脓毒症中的诊断效能[J].中国急救医学,2022,42(02):102-107.(通讯作者)

27.   脓毒症心肌病——从发病机制到临床管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22,35(05):449-454. (通讯作者)

28.   心搏骤停复苏后患者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02): 213-216. (通讯作者)

29.   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临床治疗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医学研究生学报,2020,33(3):322-326. (通讯作者)

30.   强离子隙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10):1318-1321. (通讯作者)

31.   急性磷化铝中毒的治疗进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9,37(11):877-880. (通讯作者)

32.   百草枯致肺纤维化的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进展,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 28(06):803-805. (通讯作者)

33.   白细胞计数与动脉血乳酸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中国急救医学,2019,39(8):731-735. (通讯作者)

34.   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32(1):69-72. (通讯作者)

35.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百草枯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 27 (11):1198-1204. (通讯作者)

36.   血必净对百草枯中毒中毒大鼠肺组织Caspase-3表达及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 (10):1121-1125. (通讯作者)

37.   南京某大型三甲医院急诊抢救室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中国急救医学,2018, 38 (04): 288-293. (通讯作者)

38.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研究. 临床急诊杂志,2018, 19 (03): 168-171. (通讯作者)

39.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百草枯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 30(2): 117-121. (通讯作者)

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专家共识指南40项:

院前急救待援期公众应对措施专家共识,2022-0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与救治专家共识,2022-03

急性乌头类生物碱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22-03

中国成人血小板减少症急诊管理专家共识,2022-02

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2022-01

中国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规范专家共识,2021-12

急诊成人经鼻高流量氧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09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1-08

成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1-07

降钙素原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级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1-04

成人食管异物急诊处置专家共识(2020版),2021-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0版),2021-01

刺激性气体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20-12

急诊成人细菌性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0-11

2020年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10

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2020-08

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2020-07

糖皮质激素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0-06

止血带的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0-06

中心静脉压急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2020-06

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2020-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专家共识,2020-03

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2020-02

中国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临床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20-02

成人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CPR)实践路径,2019-10

中国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19-10

中国犬咬伤治疗急诊专家共识(2019),2019-09

中国蘑菇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2019-08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专家共识,2019-05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2019-04

成人急危重症脑损伤患者目标温度管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9-03

无创正压通气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8),2019-01

成人破伤风急诊预防及诊疗专家共识,2018-12

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2018-9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08

成人院内心肺复苏质量控制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8-08

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2018-06

急诊氧气治疗专家共识,2018-04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8-01

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17-12

非创伤性出血的急诊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7-08


考生信息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