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曾杰
浏览量:876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 所属专业: 化学
  • 邮箱 : zengj@ustc.edu.cn
  • 工作电话 : +86-1825697219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曾杰,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1998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2002年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师从侯建国院士。2008年赴美,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夏幼南教授研究团队工作。2012年,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任教授。2022年9月,受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同年11月起任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为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技术。迄今为止,已在《自然》、《自然·纳米技术》、《自然·催化》、《自然·能源》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了233篇论文,SCI总被引用20000余次,H因子为75,入选2019至2022年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申请中美专利共79项,出版书籍5部。荣获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Falling Walls 科学突破奖、英国国际发明展年度国际发明“钻石奖”、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多相催化
项目情况
1. 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主持,2023年1月–2026年12月
2.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主持,2022年1月–2026年12月
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2020年1月–2024年12月
4. 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主持,2020年1月–2023年12月


科研项目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有限资源认识的加深,为了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寻求清洁、廉价、便捷、高效转化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等资源的方法,将成为未来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曾杰教授将研究领域聚焦于选择性高效转化小分子(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水)制备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工品,并从材料、机理和反应流程设计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在原子尺度精准设计催化剂表界面活性位点,并调控其配位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该方面工作涉及构筑单原子、金属间化合物等具有特定原子和组分分布的催化剂;通过配位环境和表面应力调控强关联体系催化剂的能级劈裂、轨道杂化、自旋简并、自旋-轨道耦合等电子结构。
       (二)在原子分子尺度探索碳基小分子活化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和调控机制。在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相转变、催化反应路径、表面重构、反应物和中间产物的吸附过程、产物的脱附过程、溢流、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等现象。该方面工作涉及在原位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表界面和反应中间体进行高时空分辨和高灵敏表征,以及催化反应的理论模拟和动力学研究。
       (三)新型催化反应流程设计。主要关注催化化学与合成生物学耦合,通过催化化学过程合成免分离的含能小分子,用于后续合成生物学过程制备复杂天然产物;将效率低、选择性差的催化反应过程转换成自发、串联、循环过程。该方面工作涉及到反应路线设计、反应器件研制、反应系统集成等。


研究成果

代表成果:

X. Li, X. I. Pereira-Hernández, Y. Chen, J. Xu, J. Zhao, C.-W. Pao, C.-Y. Fang,  J. Zeng*, Y. Wang*, B. C. Gates* and J. Liu*. Functional CeOx

nanoglues for robust atomically dispersed catalysts.Nature 2022, 611, 284.

J. Du; L. Zeng; T. Yan; C. Wang; M. Wang; L. Luo; W. Wu; Z. Peng; H. Li and J. Zeng*. Efficient solvent- and hydrogen-free upcycling of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into separable cyclic hydrocarbons. Nat. Nanotechnol. 2023, 18, 772.

T. Zheng, M. Zhang, L. Wu, S. Guo, X. Liu, J. Zhao, W. Xue, J. Li, C. Liu., X. Li, Q. Jiang, J. Bao, J. Zeng*, T. Yu*, C. Xia*. Upcycling CO2 into energy-rich long-chain compounds via electrochemical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Nat. Catal. 2022, 5, 388.

T. Zheng, C. Liu, C. Guo, M. Zhang, X. Li, Q. Jiang, W. Xue, H. Li, A. Li, C.-W. Pao, J. Xiao*, C. Xia*, J.Zeng*. Copper-catalysed exclusive CO2 to pure formic acid conversion via single-atom alloying. Nat. Nanotechnol. 2021, 16, 1386.

H. Li, L. Wang, Y. Dai, Z. Pu, Z. Lao, Y. Chen, M. Wang, X. Zheng, J. Zhu, W. Zhang*, R. Si, C. Ma, J. Zeng*. Synerg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neighbouring platinum monomers in CO2 hydrogenation. Nat. Nanotechnol. 2018, 13, 411.

L. Wang, W. Zhang, X. Zheng, Y. Chen, W. Wu, J. Qiu, X. Zhao, X. Zhao, Y. Dai, J. Zeng*. Incorporating nitrogen atoms into cobalt nanosheets as a strategy to boost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CO2 hydrogenation. Nat. Energy 2017, 2, 869.

考生信息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