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珺,留英归国博士,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和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抑郁症)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生,江苏省杰出医学人才等。现任神经内科科主任、神经病学系主任、神经精神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神经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分会和精神病基础与临床分会全国常委,中国医促会认知障碍分会全国主任委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情感与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指导专家组成员等。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自然杰青、重点、重点国际合作等,科技部973、863、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入选神经科学领域全球前2% 顶尖科学家影响力榜单,连续七年被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医学)。
主持项目如下:
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临床精神病学和生物精神病学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抑郁障碍临床诊断、干预与转归的客观标记物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维生素D结合蛋白介导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交互作用参与抑郁发生分子和环路机制及其诊疗生物学标记物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神经导航rTMS刺激视觉皮层个体化快速抗抑郁及其机制和生物学标记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AD超早期髓鞘损伤以及抗LINGO-1促髓鞘重塑在AD诊治中的作用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NSFC-CIHR:少突神经胶质细胞与抑郁症发生机制研究(中加健康研究合作计划)
7、科技部十二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抑郁症个体化用药生物标志物筛查以及检测试剂盒研发
8、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抗抑郁药物治疗效应基因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课题8临床药物疗效个体差异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AD源性MCI患者血小板候选生物学标志物纵向随访研究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TREK-1 双孔钾离子通道拮抗效应与抗抑郁治疗快速起效分子机制研究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利用多模态磁共振在体探寻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神经影像特征--三年随访研究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TREK-1亚型双孔钾离子通道与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再生关系研究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再生和5-HT1A受体关系的研究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利用结构和功能核磁共振在体研究幻听发生的神经基础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药物反应遗传研究
1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再生障碍分子机制研究
18、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抑郁症诊治方法研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合作单位负责人)
19、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临床医学科技专项--重点病种的规范化诊疗研究:老年性痴呆的超早期规范化诊断与干预流程研究
20、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省神经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1、江苏省医学杰出人才:AD超早期髓鞘损伤和促髓鞘重塑在AD诊治中的作用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
2019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老年性痴呆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诊断及其生物标记物与干预
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认知障碍发生机制和早期预警与干预研究
2014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老年性痴呆早期预警、诊断与干预研究
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与临床研究
2011年江苏医学科技二等奖: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
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严重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
200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相关代谢综合症的药理遗传学研究
2005年度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应和不良反映的药理遗传学研究
2005年度 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遗传学研究